段苏权
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开国将军
★工农红军二六军团黔东独立师政委
★八路军平北军分区政委
★中央驻老挝桑怒工作组组长
★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政委
段苏权(1916-1993),湖南茶陵人。平北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。
他16岁当红军,长征途中临危受命,任黔东独立师政委。1940年6月,受命组建平北军分区政治部并出任主任,9月起“平北部队统归段苏权指挥”。次年任军分区代政委,1942年任平北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,是平北抗日根据地的领导核心。后历任热河军区司令员,冀热察军区司令员,东北野战军八纵司令员,东北、华北军区空军司令员,驻老挝桑怒工作组组长,福州军区副司令员、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政委等。1946年授少将,1955年再授少将军衔。
18岁的红军独立师政委
段苏权,原名段祖仔,1916年7月出生于湖南省茶陵县尧水乡苍下村的一个农民家庭,父亲种了十几亩地并兼做些小生意,供段苏权断断续续读了五年私塾。1926年茶陵县相继成立农民协会、农民自卫军等组织,父亲段生日当选为村农民协会会长、农民自卫军队委。1927年夏,湘东保安团进占茶陵,乱捕滥杀革命群众,敌人视段苏权父亲为“匪首”、“暴徒”,扬言要“斩草除根”,为免遭敌人的搜捕,刚满11岁的段苏权随父亲东躲西藏,度过了一年多的逃亡生活。
15岁的少共县委书记。1930年,段苏权的家乡成立了工农政权,5月段苏权加入了共青团,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。不久当选为尧水区儿童团长,同乡刘道生给他改名段苏权,取苏维埃政权之意。由于他工作积极,很快就出任区团委书记。1931年当选为团县委书记,时称“少共”茶陵县委书记,他组织了大批青年参加红军。3月,兼任茶陵县赤卫大队代政委,下半年调任共青团湘赣省委宣传部长。
参加红军。1932年2月,段苏权调任湘赣红八军政治部青年科长。到任前,他回乡动员了300多名青年,和他一起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。1933年6月,任湘赣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。1934年8月,任红六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。是月,红六军团奉中革军委命令,先行离开苏区向湘黔边挺进,军团长萧克率部苦战80天,行程5000多里,于10月末在黔东与贺龙部会师,两部合编为红二六军团。军团决定留下一部在当地坚持斗争,主力向湘西发展,以吸引国民党军队,策应中央红军转移。年仅18岁的段苏权临危受命,担任中共黔东特委书记兼独立师政委,王泽光任师长。
临危受命。独立师由黔东地方部队、游击队及军团的300多名伤病员组成。全师有重机枪1挺,轻机枪2挺,步枪300余支,每枪仅三五发子弹。800余人编为三个团。10月28日,军团主力东进,独立师反向而行,返回黔东特区中心区。国民党10多个团及大批的反动民团很快被独立师吸引到黔东。在极端劣势的条件下,面对数十倍的敌人,段苏权、王泽光沉着应战。在黔东地区苦战27天后,段苏权与特委领导研究,认为掩护军团主力转移的任务已经完成,决定立即撤出战斗,师主力转到梵净山,依托山地继续与敌人周旋。
乞丐将军。段苏权回忆,“11月24日,我们连夜转移,越过梵净山主峰,次日下午即进入四川秀山境内梅邑镇,遭遇杨志鹏保警中队的袭击。敌镇长的马弁躲在面馆后面,用一颗‘炸子’击穿了我的右脚踝,骨头碎裂,血流不止,通讯班长李珍当即将我背起,火速撤离了梅邑镇。”为了不拖累部队,段苏权坚决要求就地安置,与王泽光师长洒泪而别。
段苏权右脚伤口很快化浓腐烂,每天高烧不退,后来左脚也因冻伤掉落了三个脚趾,他只能以双手拄地行走,曾经以破庙为家,以乞讨为生。期间遇到过数位好心乡亲的救助,让他几次死里逃生。1935年8月,经历磨难的段苏权,在好心同乡的帮助下,辗转千余里,终于回到了茶陵老家。
平北根据地一号首长
太原归队。回到茶陵老家,这里已经是一片白色恐怖,段苏权先后躲过了敌人的四次抓捕。在家乡东躲西藏了两年后,偶然得到了红军到达陕北的消息,便立即收拾行装,踏上了寻找部队之路。1937年9月21日,来到太原八路军办事处,任弼时见到段苏权十分惊喜,说“想不到你还活着,我们在陕西铜川陈炉镇党代会上,已经悼念过你和王泽光同志了。”当下给段苏权换了一身灰军装。
太原八路军办事处,段苏权得知红二六军团已改编为八路军一二O师,原二六军团的老首长们都在这里。于是他于27日来到三五九旅,见到了老首长王震。随后来到一二O师,向副师长萧克、政委关向应、师长贺龙汇报了黔东独立师的战斗经过及自己的遭遇,师党委决定送他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。1938年春,段苏权从高级班第三期结业并留校担任政治教员,6月调任八路军总政治部教育科长。
挥师平北。1939年2月,八路军总部命令组建冀热察挺进军,肖克任司令员,统一指挥平西、平北和冀东的抗日游击战争。萧克提出了“巩固平西,坚持冀东,开辟平北”三位一体的战略任务。1940年初,挺进军以小股部队渗透的方式,首先在平北山区站住了脚,并相继建立了昌延、龙赤、龙延怀、丰滦密等几个小块游击根据地。让谁来主持平北的大局呢?萧克首先想到了他的老部下,遂点将段苏权出任平北军分区政治部主任。
1940年5月,段苏权来到晋察冀根据地,6月到达挺进军司令部驻地。受命在挺进军七团政治处的基础上,组建平北军分区政治部,并进行了10天的简短动员培训。政治部设有组织科、总务科、通信班、电台班,警卫排等。23日,段苏权率政治部和挺进军七团二营向平北进发。27日清晨,在越过延庆川进入北部山口时与日军木和田部遭遇。七团二营在佛峪口、水峪间与敌激战3小时,终于摆脱了敌人,进入海陀山区。时平北军分区还没有成立,段苏权是进入平北的八路军最高长官。
一号首长。7月下旬,平北军分区司令部在平西成立,司令员程世才率七团主力进入平北。7、8月间,段苏权与程世才、地委书记苏梅等率陈坊仁七团、白乙化十团,转战于赤城、丰宁、延庆、怀柔等县的边界地区。9月初程世才返回平西,平北部队统归段苏权指挥。令日军情报部门疑惑的是,平北这个地方和别处不一样,他们不知道八路军的司令是谁,政委是谁,参谋长是谁,只知道有一个政治部主任在指挥部队。直到1941年8月覃国翰司令员到任前的一年间,段苏权虽名为政治部主任,实则司令、政委、参谋长一肩挑,当时段苏权只有24岁。
1941年夏,段苏权任平北军分区代政委兼政治部主任。1942年7月,担任平北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。在平北的6年中,不管军分区、地委、行署等领导人如何变换,段苏权始终战斗在平北,主持着平北的抗日大局,成为平北根据地党和军队的领导核心。
平北被称为敌后的敌后,是抗战最艰苦的地方。平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,立即引起了日伪的注意和恐慌,所以频繁的组织“扫荡”和“蚕食”。在段苏权等人的领导下,我平北军民在反“扫荡”中逐渐成长,渡过1941、1942年最艰苦的时期后,抗日根据地日益壮大。发展到以海陀山为中心长城内外的15个县,总面积2.5万平方公里,总人口达160万。到1945年,根据地面积扩大到9万多平方公里。
解放张家口。1945年8月12日,段苏权等率部围攻赤城县城时,接到准备进攻张家口的命令。部队立即撤至雕鹗、三岔口一线集结,补充兵员和武器弹药,进行战前动员。同日,在县支队的基础上,组建了新编第四团和新编第六团两个步兵团。
根据上级命令,平北部队兵分四路。一路由段苏权政委和詹大南司令员率十团、四十团和教导大队,向张家口进发;一路由钟辉琨副司令员率新六团,到宣化至南口一线破坏铁路,配合张家口战斗;一路由赖富支队长率骑兵支队,向多伦方向进发,迎接苏联红军;一路由新四团和地方支队继续围攻各县城。
15日晚,平北主力部队赶至张家口以东15公里的青边口。16日,日军司令部派两名骑兵,打着白旗前来联系投降事宜。17日,我方派出两名代表前往日军司令部谈判。18日日军回复说,已接冈村宁次命令,只能向蒋介石的“合法政府”投降。和平收复的大门已经关闭,我军只能靠武力解决张家口了。
当时张家口日军兵力有一万余人,为了阻止苏蒙联军南下,保证绥远一线侨民和部队的撤离,日军大部集结于张家口之北30公里的狼窝沟要塞。平北部队面对之敌,主要是部分日军、3000余伪军和绥远方向溃退下来经铁路过往的日军。苏蒙联军在狼窝沟的激战,有力钳制了日军的主力,为解放张家口创造了有利条件。时詹大南司令员在张北与苏蒙联军联络,段苏权独立指挥了解放张家口的战役。
20日凌晨,段苏权命令部队发起攻击。战斗部署是,四十团从右翼进攻,十团从左翼进攻,教导大队作为预备队,在东山担任北侧监视任务。四十团首先扫清东山敌雕堡,占据有利地形后冲下山去,8时占领日本大使馆,继续向清水桥方向攻击。十团以二连占领十三里机场,一部攻占日军荒进部队营房,主力经反复争夺,占领了火车站。至下午3时,桥东城区被我军占领。下午5时,部队撤回人头山。21日,狼窝沟日军的先头部队撤至张家口,我十团在人头山以西阻击该敌,从下午3时战至天黑,敌丢下大批重装备绕道南逃。
22日,我军再次发起攻击,并很快占领了桥东地区。11时,从大同方向撤下来的大批日军乘火车来到张家口,在四十团一部及教导大队的支援下,十团在火车站顽强阻击日军,击退了日军的十多次冲锋。敌人把重炮和重机枪架在火车上向我阵地射击,为避免过大牺牲,段苏权命令部队稍向后撤,日军趁机夺路南逃。下午3时,狼窝沟日军主力也退入张家口,我四十团与十团一部再次阻击敌人,双方恶战半日,都付出了惨重的伤亡。战至黄昏,部队再次撤回人头山监视敌人,敌趁机撤往北平方向。入夜,狼窝沟日军后卫部队经过人头山西侧,遭我十团猛烈阻击,敌丢下大量辎重仓皇而逃。
23日拂晓,我平北部队再次发起攻击,越过清水河进入桥西。战斗接近尾声时,平西军分区二十团也赶到张家口,并与涞涿支队陆续进入市区,共同清剿残敌。至下午3时,战斗结束。此战共歼日军200余、伪军2000余,缴获大炮100余门、炮弹近20万发,各类枪支1万余、子弹500万发,另有数千匹战马及大批其他军用物资。
收复张家口,是我党领导的八路军武力解放的第一座大城市,也是抗战时期我军夺取的唯一省会城市。延安新华电台播发了张家口解放的消息,莫斯科红场也鸣放礼炮庆祝我军解放张家口。随后,晋察冀党政军首脑机关迁入,张家口成为华北地区的小延安。
能征惯战的司令员
1945年9月,段苏权调任热河军区司令员。1946年初,任北平军调处执行部驻承德、赤峰小组中共代表,被中央特别授予少将军衔。6月,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停战协定,向解放区大举进攻。为了更有效地打击和消灭敌人,我军于10月11日主动撤出张家口。23日,中央军委发出了《关于张垣失守后组织机构变更问题》的电报,决定平绥路以北所辖地区及热西设冀热察军区,11月冀热察军区在赤城成立,曾思玉为司令员,段苏权为政委。12月5日,曾思玉调冀晋纵队,段苏权改任司令员。是月下旬撤出县城,在龙门所短暂停留后移驻黑河川桃阳村。
连战连捷。冀热察军区成立时,我军区主力的7个团,对敌人的7个师,敌我力量对比悬殊。我部主力有独立第五旅、十三旅、三个骑兵团和各分区、县地方武装,总兵力不足2万人。而敌人在这一地区有正规部队7个师,还有地方武装保安团、保警团、地主武装等,总数达5万余。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,段苏权等军区首长指挥部队在运动中寻找战机,不断给敌人以迎头痛击,取得了一系列战斗的胜利:
1946年11月初,国民党张天聪部从崇礼县二郎城向龙关进攻,500多人的先遣部队刚刚向东越过长城,进入龙关县炮梁川西沟的砖楼附近,即被我独立十三旅全部歼灭。
13日,独立第五旅两个团,在龙崇宣县支队的配合下袭击赵川,歼灭傅作义三十五军一O一师三十三团两个营,活捉敌团长以下300多人,国民党赴任龙关县长贾子俊等要员也被生俘。
25日,五旅十三团和骑兵第二、三团,出其不意地包围平定堡,经两个小时的激战,攻下平定堡城,歼灭国民党“察北改编司令”杨永兴和傅作义第十四纵队一部共1000余人。
12月7至9日,段苏权司令员率五旅、十三旅、骑兵三团及一、二团各两个连、崇礼县大队等,在西湾子全歼国民党石玉山骑兵师1200余。
独石口战斗。独石口位于赤城、沽源之间。明朝开平卫在此筑城,城高4丈,方5里92步,城池十分坚固。1947年春,段苏权、詹大南以两个团的兵力,在此干净利落地全歼了国民党军两个团,创造了我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的精典战例。
独石口城内驻有国民党的一个团,段苏权决定以两个团的兵力歼灭该敌。当部队抵达独石口时,侦知敌情有了重大变化。原来,有一个团之敌前来换防,敌人的两个团都在城内。段苏权与詹大南旅长分析,敌军虽多但新生旧懈,我军可出其不意。遂决定按原计划行动。命十三为主攻团,从城西和东北两面攻城,留下南门让敌人出逃。十五团一个营占领城西南高地,配合主攻部队围歼南门出逃之敌,十五团主力部署在独石口以北,监视沽源之敌,并切断敌北逃后路。指挥所设在独石口城外东北角的山坡上。
1947年4月8日,凌晨3时战斗打响。我主攻部队很快从城东北角突入城内。与此同时,部署在山坡上的两门山炮,也开始向城内敌人聚集处猛轰,猝不及防的敌人立刻乱作一团,纷纷从南门夺路而逃,大批敌人被我军消灭在南门外的开阔地上,折向北逃的残敌又遇十五团主力阻截,敌只有十几骑得以脱逃。
1947年10月,段苏权任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司令员,参加了冬季攻势和辽沈战役。1949年4月,任东北军区副参谋长。
飞上蓝天的开国将军
1950年6月,朝鲜内战暴发,美国悍然宣布武装入侵朝鲜,并很快将战火烧到我鸭绿江边。7月11日,中央军委决定组建我军第一个军区空军——东北军区空军,段苏权受命司令员。他迅速组建了军区空军领导机关,修建和检修了14个机场,协调接收了大批苏联空军装备,为我志愿军空军入朝参战奠定了基础。
飞上蓝天。1950年11月,为了尽快取得指挥空战的发言权,段苏权与20多名师、团级干部,奉命到哈尔滨第一航校学飞行,经过半年的学习和354次飞行,他通过了雅克-18单飞考核。36岁的段苏权与曾克林成为最早一批驾机飞上蓝天的开国将军。1951年航校毕业后,段苏权来到安东浪头基地,协助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(空联司)指挥中朝空军作战。11月兼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第二军军长。1952年4月,被任命为华北军区空军司令员,8月任“空联司”党委副书记。段苏权前后在“空联司”工作8个月,指挥过9个师作战,击落击伤美机61架。
朝鲜空战。由于段苏权进航校学过飞行,又有长时间一线的指挥作战的经验,飞行员们都很钦佩这位“空联司”的首长,也熟悉了他指挥作战时的湖南乡音。因此他自豪地说,“飞行员们在空中都熟悉我的声音,只要从报话机中听到我的湖南口音,他们心里就踏实。”他经历了米格-15喷气战斗机同美空军F-84战斗轰炸机和F-86战斗截击机激烈空战的所有阶段。他的指挥经验得到了前线指战员们的尊重,像“一搜索、二接敌、三攻击、四集合、五退出。现代快速飞机作战,实际上是先退出再集合”这样战评总结,让飞行员们几十年后仍记忆犹新。
段苏权指挥空战到了痴迷的程度,对他来说只要有仗打就行,其他的什么都可以不计较。1952年1月,空军党委电告段苏权,军委干部部大体上已决定你接替徐德操任华北空军司令,我们欢迎你担任这个职务,你有何意见即告。次日段苏权回电,“空军党委,1月18日电悉,到华北工作我无异议,惟一希望在朝鲜战争结束前仍留指挥所工作,以获取必要知识,否则依然认为在(空)二军工作对我帮助较大。”
1952年7月,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,段苏权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勋章——一级国旗勋章。
抗美援老的中共高官
周总理点将。1960年12月,老挝内战进一步扩大,美国扶植傀儡政权,粗暴干涉老挝内政,老挝人民党中央和各爱国力量被迫撤入丛林作战。1963年10月,老挝人民党总书记凯山秘访中国,请求派出能掌握全面工作的同志到老挝,了解掌握情况,对老挝提供适时的、直接的意见和帮助。为了保卫祖国的南大门,支援老挝人民的抗美斗争,经总参谋部推荐,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,中共中央派出了以段苏权为首的工作组。临行前,段苏权拜访了刘伯承、聂荣臻等老首长,聂帅像战争年代一样,拉着段苏权的手嘱咐,“你要带几个有经验的战士,每人除带一支短枪外,还带自动步枪,再带挺把轻机枪。”1963年底临出发前,段苏权从广西公安总队抽调了9名班长担任警卫工作。在以后驻老挝期间,他们为工作组排除了许多险情,避免了不少无谓的牺牲。
1964年1月,段苏权率工作组秘密经越南进入老挝,来到老挝人民党中央驻地桑怒。在这里,段苏权又回到了打游击时的战斗生活状态。为了了解和掌握老挝人民解放军等爱国武装力量的军事情况,他率调查小组亲赴前线调查。调查小组由装甲车开道,在丛林中穿越著名的“胡志明小道”,冒着敌机轰炸和土匪袭击的危险,强行通过定时炸弹封锁区和匪特设置的雷区,穿越虫蛇出没、蚊蝇孳生、潮湿炎热的密林,翻越高山峡谷,走遍了上、中、下寮,深入前线部队,了解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,为指导老挝军民坚持抗美斗争提供了坚实的依据。
在老挝的工作不仅艰苦,同时也十分危险。进入老挝的当天晚上,敌人的远程炮弹就打在了段苏权住的防空洞上,落了他一身泥土,也惊出了卫士一身冷汗。第二天敌人电台广播,“一个中国的将军进入桑怒”,原来敌特的情报部门早就盯上了“中国顾问团”。战争是残酷的,生活是艰苦的,但段苏权是乐观的。经历了红军和长征、八年抗战、 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磨练,将军早已习惯了艰苦的游击生活。段苏权写到,“我们住在山沟时,群山环绕,丛林密布。一般情况下仍在草房内办公,门口有单人壕。唯当机群轮番活动时,在警卫人员督促下进入洞口。有一次在半月形洞午睡,由竹林天窗远眺,看到敌机飞来飞去,倒很有意思。天黑了,我们三两人对坐,收听北京的广播。有时敌机沿驻地东北方向飞行,不时投下照明弹,在黑夜弥漫的云层下,像红色电灯般一盏一盏地悬挂天空,徐徐下降,构成美丽的夜景。”
1967年春,段苏权率大部分人员撤离老挝,结束了他中央住老挝“顾问团长”的光荣使命。
段苏权从老挝回国后,在总参谋部参加“文化大革命”,担任总参学习班领导小组副组长、办公室主任期间,保护了不少干部。1969年6月,段苏权到福州军区任副司令员。1972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副校长,1977年12月至1983年5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政委,为我军培养了大批高级军事人才。
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,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、一级独立自由勋章、一级解放勋章。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。是第四、五届全国人大代表,第六、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。
1993年9月,段苏权在北京逝世,享年79岁。2015年7月,按照将军的生前嘱托,骨灰安葬到他当年抗战打游击的地方。在海陀山北麓的凤凰山生命纪念园内,《功勋园》纪念广场下的茵茵草坪上,将军墓掩映在园区苍松翠柏中。墓碑座的正面,是原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肖克上将生前题写的“段苏权将军之墓”,其他三面为三副浮雕——海陀抗战、蓝天飞翔、丛林作战,分别代表将军生前在海陀山上抗击日寇、飞上蓝天率志愿军空军作战,和抗美援老在老挝丛林作战的光荣历程。碑座之上是将军的半身铜像,生前平北抗战老战友们的墓碑陪伴在四周。墓碑背靠的大型抗战浮雕墙,上有肖克将军题写的“民族魂”三个金色大字。
段苏权是一位传奇将军,他在红军、八路军、解放军、志愿军和抗美援老战争中的传奇经历,至今鲜有人及。